無家者・建家

發布日期: 2017-03-16

數個月前,基督教關懷無家者協會再次獲良心業主提供兩個住宅單位,分別發展成男子和女子中期宿舍,並以社會福利署釐定的租金津貼金額租出。

中期宿舍主要讓自我照顧能力較高的租客居住,而住宿期亦由短期住宿服務(臨時宿舍)的三至六個月,增長至兩至三年,讓租客有更多時間為將來做好準備。

潘女士與丈夫離婚後,與女兒住在臨時宿舍,每天擔心很快要搬走。直至她早前獲安排搬至中期宿舍,與另外三個家庭,一同住在約620呎的單位,令她免去擔憂之餘,增強了社交圈子,對將來生活的信心增加。

因為租金不斷上升,很多曾居住於臨時宿舍的受助者,在住宿期滿後,仍很難在外間市場中找到住宅。「但提供住宿服務的空間和人手,是每間機構遇到的難題。」基督教關懷無家者協會宿舍督導何偉圻指,協會的策略是提升受助者的社交,並學懂理財,以籌備將來獨立生活。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政策研究及倡議主任何俊傑稱,這類社會房屋中介服務,在比利時非常盛行,當地政府會資助社會服務機構或企業,提供包租服務,包括物業管理服務、協調租戶、以及家居維修服務,鼓勵業主將空置單位租予有需要人士。

社聯建議政府參考比利時經驗,透過關愛基金試點或直接恆常資助非政府機構或社企,將社會房屋中介服務放入房屋政策。其次,政府可以給予稅務優惠予良心業主。

Tags: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