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訊》2018-2019第四期:「青年公民參與計劃:從社區聆聽到社區組織」計劃成效評估研究

《研訊》2018-2019第四期:「青年公民參與計劃:從社區聆聽到社區組織」計劃成效評估研究 Size : 267.5 kB Format : PDF ...

釋放閒置空間 民間智慧活化社區

 「地荒」是香港各行各業面對的難題,但根據審計署的報告,原來全港有二百多間空置校舍未有適當使用。其中一個空置校舍就是位於石峽尾的舊愛德小學,愛德小學於2008年搬到新校舍後,舊校舍一直荒廢至今,許多經過的街坊都覺得十分可惜。 關注綜援低收入聯盟組織幹事李國權指出,當區不少居民想在市區內尋找一些閒置用地,令其可以發揮功能,尤其是幫助基層謀生的墟市,所以有居民提出善用位於石硤尾閒置的舊愛德小學。在過去審計署的調查中,提及有關教育局或地政署擁有許多閒置校舍,並建議借出給民間團體用作社區用途。可惜至今,仍然沒有任何申請指引或政策給政府部門去處理及借用閒置校舍給民間團體。 「在城市規劃發展越來越成熟,制度越來越完善的時候,反而變得越來越疆化。」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講師鄒崇銘說。他指,現時在公共空間設立的告示有很多的「不准」,他希望政府可以適當地拆牆鬆綁,讓社區成員自發地善用社區的閒置空間,創造社區活力。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總主任(社會保障及就業)黃和平建議政府公佈可供短、中、長期申請使用的閒置空間資料,以及制訂申請程序,讓街坊及社區團體申請。例如:在閒置空間搞墟市,令街坊有地方可以做小買賣;在公共屋邨的公共空間搞社區花圃,可以滿足街坊對耕作需要;善用空置校舍和空置街市檔,可以用作社區休閒設施,如圖書館等等。這些均可促進社區經濟發展及凝聚社區歸屬感。 ...

鄰舍互助 建立網絡 改善生活

 去年年底,茶果嶺寮屋區發生一場大火,當時消防員還未到場,由村民組成的防火隊就第一時間出動救火。他們有人拖喉、有人灌救,有人就拍門協助鄰居疏散,直到消防員抵達接管現場。防火隊的敏捷反應和展現出的鄰舍互相精神,事後被傳媒廣泛報導。 茶果嶺防火隊成立至今34年,是在港府鄰舍層面社區發展計劃之下,由鄰舍輔導會協助組成。65歲的羅振常是防火隊隊長,幾代都住在茶果嶺,對家園有深厚感情。 他表示,該村早期交通不便,車輛無法進入,若發生火警就要靠消防船,因此街坊不時自發救火。鄰舍輔導會的社工有見及此,便協助村民組織防火隊,讓他們向消防處學習救火理論,又向當年鑽石山元嶺寮屋區的防火隊學習實戰技巧,更在村內自設防火喉和防火帽。防火隊每年會舉辦防火活動、印小冊子,提醒居民小心防火。 鄰舍層面社區發展計劃早在1978年推出,目的是資助非政府機構,協助貧乏社區的居民認識社區問題,喚起關注,最後透過鄰舍互助,改善生活福祉。然而,1992年全港共有51工作隊,至今已大減至只餘17隊工作隊進行鄰舍發展。 退休社工講師莫慶聯表示,鄰舍層面社區發展計劃有存在的必要,非政府機構可以透過計劃為貧乏社區的居民提供服務、爭取權益,去改善他們日常生活和建立鄰舍關連。他指出,香港仍有巨大的貧富懸殊,劏房、板間房、以至搬入新市鎮的居民,都面對支援不足、服務不夠的處境,因此他希望政府能重新檢視鄰舍層面社區發展計劃,重投資源,協助貧乏社區居民助人自助,改善生活。 ...

茶果嶺社區飯堂

 殷太一家經歷上年底的茶果嶺村火災,木屋和數萬元現金都全部燒光,幸好一家人依然平安。那晚之後,殷太一家開始到由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營辦的社區飯堂開飯,社工的一直關心令她很感動,也幫助她走出低谷。 以營辦「開飯」服務聞名的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不同飯堂各有支援對象,其中「社區飯堂」會針對地區需要提供服務。去年,愛羣獲茶果嶺浸信會的邀請,由9月起於當區營辦社區飯堂,為低收入家庭提供家庭及情緒支援服務;數個月來,總服務人數逾180人。 與長沙灣的社區飯堂相比,愛羣希望將茶果嶺社區飯堂打造成「家的延續」,包括增設電視讓大家飯後聚在一起觀看、每月舉辦生日會為壽星居民慶祝。另外又會尋找義工幫忙,協助社工進行探訪。 ...

三贏熱食券

 熱食券的合作機構一般是大型連鎖快餐店,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卻特別尋找獨立的小食店或是小型連鎖食店合作,成為「愛心食店」,提供食物種類包括米線、薄餅、素食、茶餐廳食品等,為受助人提供更多選擇。 「一來為小店帶來收入,建立品牌;服務對象亦可以如同一般人,自由到區內的不同食店點餐,有助消除標籤;同時推廣互助文化。」該會服務總監嚴若芝表示,相比快餐店的純粹一買一賣,小店對服務對象會提供多一份關心,更能讓服務對象感到社區間的連繫和關愛。 65歲的黃女士數年前為了治療脊骨花盡積蓄,開始使用食物援助服務。她說為了省錢,很少出街,每周一至兩次使用熱食券的機會,最能推動她外出走動。 ...
Loading...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