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730》社情特輯:區區有啖好食

「照護食」近年已成為社區及吞嚥困難人士的熱門討論議題。一般而言,控制吞嚥的肌肉或神經受損導致吞嚥困難,年紀老邁及各種病患(如:裂顎/裂唇、胃酸倒流、肌肉纖維化等)引致的吞嚥困難患者數目逐漸上升。準備適合餐膳所需的技術、時間、金錢預算等條件,或對照顧者構成一定壓力。 本地「照護食」發展越趨成熟,越來越多院舍及商界開始採用相關標準,坊間亦出現更多針對吞嚥困難程度研發的照護食。受吞嚥問題困擾的人士,無論身處何地何方,有望輕易品嚐各國菜式,做到「有啖好食」,重拾與家人同枱用餐的樂趣。 ...

第85期【重點項目】- 樂齡科技博覽暨高峰會2024

面對人口高齡化的挑戰,業界致力發展更迎合社會所需的樂齡科技服務及產品。而隨著創新研發的步伐持續推進,樂齡科技推陳出新,並進一步落地應用,支援居家安老、家居照顧或院舍護理,以提升長者及殘疾人士的生活質素,更為銀髮經濟注入新動力。 第八屆「樂齡科技博覽暨高峰會」(GIES),將於11月21至24日一連四天在灣仔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登場。這個全港最大型的樂齡科技公眾教育活動雲集超過220個參展單位,展出逾900款來自本港、內地和全球各地的樂齡科技產品及應用方案;讓公眾親身體驗各類型創新科技,共同探索建構樂齡智慧城市的方案。 特色主題館 展示創新科技  今屆樂齡科技博覽設有多個特色主題館,聚焦「遠程x健康新視野」、「樂齡科技應用評估」、「照護食美食廣場」、「長者友善城市」及「耆樂童歡、科技共融」等領域,透過多元化的場景和互動體驗讓大家飽覽創新科技最新趨勢。另外,特色展位包括線上支援服務、樂齡科技教育及租賃服務、來自中國內地和海外展團等。博覽期間的精彩活動還包括主題演講及論壇、公眾講座及專題活動如輪椅花生SHOW、「照護食」烹飪示範和試食等。入場人士可即場體驗科技產品功能、掌握嶄新的樂齡科技服務資訊,及了解對長者、殘疾人士、照顧者及業界的支援。 主題演講及論壇 探討全球及亞洲趨勢  GIES重點活動「網上高峰會」於10月9至10日率先圓滿舉行,匯聚近30位來自海內外的專才探討樂齡科技的發展及應用,主題圍繞人工智能及機械人、認知障礙症 x 科技應用、科技促進藝術通達、護老服務質量指標及樂齡科技應用評估。而高峰會另一重頭戲──主題演講及論壇將於11月22日在會展舉行,多位行業領袖會探討大數據應用、人工智能及機械人技術,如何為高齡化社會、健康護理領域帶來轉變,共塑可持續發展的未來。歡迎公眾人士報名參加。 「樂齡科技博覽暨高峰會」由社聯和香港特區政府聯合主辦,香港科技園公司協辦,自2017年起共吸引超過22萬人次入場參觀,推動公眾和本地安老及復康服務業積極應用科技,更促成多項相關服務及計劃的開展。 ...

第85期【立體焦點】- 醫院落實照護食飲食標準

要讓照護食得以落地,首先要讓不同界別親身體驗,包括認識《國際吞嚥障礙飲食標準》(IDDSI)及對吞嚥困難患者及服務使用者帶來的改善。香港港安醫院 – 司徒拔道組成跨專業團隊,包括:各專科醫生、護士、言語治療師、營養師、廚師、營養師助理及資訊科技員等,成功於醫院各部門落實措施。 呼吸系統及癌症病人均有機會遇上吞嚥困難 呼吸系統及部分癌症病人都有機會面對「落錯格」狀況。呼吸系統科專科醫生曾華德醫學博士:「呼吸系統及腸胃差不多是連在一起,在結構上氣管與食道連繫貼緊胸、腹部,但凡出現呼吸系統問題的病人,咳嗽痰多,繼而影響吞嚥問題,出現『落錯格』。」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饒家棟醫學博士說:「例如頭頸癌、曾接受手術、電療或化療、腦轉移(癌細胞轉移到腦部),或是晚期癌症患者,沒有力量或不能自我進食的病人,這些都是高風險的病人,很大機會出現吞嚥困難,導致吸入性肺炎,縮短壽命。」 國際吞嚥障礙飲食標準(IDDSI)為全球公認的食物質地及液體濃稠度定義,框架將食物及飲品分爲8個等級。   IDDSI有助醫護界提供跨團隊適切支援 IDDSI的出現,正好讓醫護人員、言語治療師、營養師、廚師、照顧者及被照顧者有共同語言,更容易選擇合適質地的食物。尤其在病情進步或惡化的情況下,可以因應需要上下調節進食等級。 言語治療師黎頌謙指:「推行《國際吞嚥障礙飲食標準》重要性,關乎到醫院服務質素、風險管理、病人生活質素及健康,甚至醫院資源的運用,對病人整體留院時間及開支等有著重大的影響。」 護士長沈怡馨指出,照顧者家人認為就此更容易選擇合適質地食物照顧出院病人,以口服方式,令家人安全地享受食物。 行政總廚鄧銘堅表示,以往他們需要與營養師安排病人試食,調整食物稀稠幼滑度。但現時經營養師指示,廚師便可以按《國際吞嚥障礙飲食標準》處理合乎標準的照護食,安排一步到位。 註冊營養師李天慧提及,部分病人只可以每餐進食50毫升或100毫升,《飲食標準》確保醫護團隊以「有限食物份量提供病人足夠營養和卡路里,繼而令傷口加快癒合。」 醫院病人餐類指引—飲品類別應用解說 照護食對病人健康非常重要,本地公立醫院餐類指引中「飲品類別」採用《國際吞嚥障礙飲食標準》分類。社聯照護食工作小組亦整合市面常用凝固粉品牌,以IDDSI量匙建議,製作圖文並茂解說,方便各持份者閱讀。 社聯頻道:《醫院跨專業協作 助照護食「落地」》 ...

第85期【立體焦點】- 餐飲行業瞄準市場趨勢 解鎖照護食新路向

對餐飲行業而言,研發照護食往往取決「人才」、「技術」、「成本」三方面因素。「照護食種子餐廳」計劃讓餐飲業界瞭解不同人士對餐膳的需求,從而孕育更多社區吞嚥友善餐廳,令吞嚥困難人士重拾進食樂趣,與親朋好友共度同枱食飯的好時光。 由社聯安排營養師、言語治療等組成專業團隊,提供爲期六個月的培訓及顧問服務,助飲食業推動堂食或預訂照護食,同時讓地區中心的服務使用者了解種子餐廳的照護食餐膳。現階段已有四間不同類型的食肆參與餐膳研發,包括:鏞記酒家、一葉小廚、ASAP As Simple As Possible及 iBakery 愛烘焙餐廳。 粵菜遇上軟餐 揉合傳統與創新 鏞記酒家負責人甘蕎因女士(Yvonne)憶述:「鏞記酒家紮根香港八十三年,許多客人『由細食到大』,唯部分客人因進食困難,繼而較少出現跨代家庭聚會。我的嫲嫲生前亦出現吞嚥困難狀況,需要插鼻喉進食。作為家人覺得痛心,因家人不能享受食物的樂趣,只能選擇進食與否。因此積極參與計劃。」 以餐廳招牌菜「炭燒鵝髀」為例,甘女士指轉化菜單成照護食,需要內外不斷改進,務求以最大程度保留食材的形態及原味道。 主廚師麥師傅表示,研發照護食菜式對自己是新嘗試,計劃促使他平日與其他師傅們一同練習製作、烹調吞嚥友善餐膳,掌握將來照顧老人的知識。 鏞記酒家打算推出的軟餐餐單亦包括:「懷舊香滑芝麻糕」、「帶子大良炒鮮奶」;家常菜「鹹蛋馬蹄蒸肉餅」、「豉蒜涼瓜牛冧肉」及點心等,滿足不同軟餐消費者的口味和需求。 社企聯乘 推動廚師學習「有尊嚴的飲食」 照護食透過各種烹調及處理方法,調整食物的質地、形態、軟硬程度、黏稠度,以更精準地配合不同程度吞嚥及咀嚼困難人士的需要,使有需要人士安心進食。​The Project Futurus 創辦人文慧妍小姐(Queenie)亦以旗下項目「軟餐俠」,從事公眾教育、倡議、軟餐培訓,希望透過推廣有尊嚴的飲食。 「我們認為面對人口老齡化、多元飲食下,要令照護食普及化,是一個趨勢,亦是一項進展(movement)」。The Project Futurus 擔當種子餐廳計劃策略夥伴,培訓廚師設計易咀嚼食譜,令他們認識更多吞嚥健康及安全。身兼安老事務委員會委員的 Queenie,強調跨界別合作的重要性,政府於安老院舍和長期服務方面以軟餐資助,幫助安老院舍與殘疾機構有需要的人士,真正建構一個多元共融社會。 其他港式快餐照護食 近年,市場出現越來越多本地生產或進口預先包裝照護食食品。本地連鎖快餐集團–大快活亦推出預先包裝軟餐。將其四款皇牌美食引入軟餐,符合照護食及國際吞嚥障礙飲食標準(IDDSI)等級4標準。阿活咖喱雞飯、鮮茄豬扒飯、阿活忌廉粟米肉粒飯及菠蘿咕嚕肉飯。10月起於指定9間大快活分店提供, 亦設有WhatsApp預訂送貨上門服務。 「食得喜照護食餐膳計劃」兩位參加者:梁太、林小姐,獲邀率先試食阿活咖喱雞飯及菠蘿咕嚕肉飯。以往,她們透過地區非牟利機構接觸照護食餐膳。 兩位受訪者均認為,港式快餐照護食餐膳尤其便利居住於「老人區」的街坊,亦適合於安老院舍推行,因較多吞嚥困難嚴重的老人。 社聯將持續與不同供應商聯繫溝通,務求進一步推動預先包裝照護食食品市場的發展,以配合不同程度吞嚥困難人士的需要。 身兼照顧者的梁婆婆指,普遍照護食「煮得軟熟啲,飯較濕軟,蔬菜多數為椰菜,南瓜,味道單調」。雖然食物外型變成糊狀,但餐膳整體變化比想象多,保留「原汁原味」。 林小姐指:餐膳盡量還原各食材原貌,「唔係將所有材料撈埋晒,變成一堆嘢」。並指以往照護食烹調方式偏向烚熟、蒸,無想像過可以嘗試如『咕嚕肉』般煎炸的照護食。咕嚕肉味道酸甜更刺激食慾。 「社區食得喜照護食餐膳計劃」 社區上有不少潛在的吞嚥及咀嚼困難患者,社聯作為計劃統籌,聯繫不同的持份者共同協作,如言語治療師、照護食供應商及地區長者中心、社區飯堂等,為潛在吞嚥及咀嚼困難患者,持續供應照護食飯盒及照護食教學講座,讓參加者建構選擇、製作照護食能力。截至今年11月,已派發超過10,000個照護食飯盒。 ...

第85期【立體焦點】- 外傭以照護食為年邁僱主跨「越」時光

據《香港2021年人口普查-主題性報告:長者》,高達38萬個家庭住戶成員(外籍家庭傭工除外) 皆為長者。當中約4.4萬個住戶有外籍家庭傭工,較2011年同期數據上升 85.1%,反映僱用外籍家庭傭工照顧長者的情況持續普遍。 外傭Winarwit(Wina)平日照顧楊伯一家,於楊伯口中得悉「食得喜」樂齡美食烹飪大賽。平日工作佔去生活大部份時間,到底有什麼契機令 Wina願意安排工餘時間備賽? Wina 初接觸照護食概念,未免對參賽感到緊張。猶記得楊伯對烹飪比賽十分雀躍,唯不符合參賽資格,楊太曾跟她說:「你平時煮嘢畀公公食都煮得幾好,佢又好鍾意食,你就試下啦。」擅長烹飪的她,又希望藉此完成楊伯心願,決定參加。作為僱主暨照顧者的楊太亦有身體力行,一同透過工作坊學習照護食知識。今屆烹飪比賽邀請照顧者及外傭,將吞嚥困難人士出外或本地旅遊期間喜愛的食物轉化為照護食,藉此希望吞嚥困難人士能夠從食物中重拾旅遊時的愉快片段。 廚師出身的楊伯很喜歡亦樂於嘗試不同食材。「我和楊伯都是越南出生,喜好『重口味』,還吃得很辣。」以上原因,令 Wina 很快決定以家鄉菜式『咖喱雞』參賽,為年邁八十、患認知障礙的楊伯帶來劃時空舌尖之旅。為平衡楊太楊伯飲食習慣,Wina 會於烹煮菜式時適當減辣。 比賽設有與國際廚藝學院, 中華廚藝學院,酒店及旅遊學院學生配對環節。Wina 接下來會與學生 Melody 一起合作。「我擅長煮菜,而 Melody 對擺盤設計有心得,正好互補不足。」 楊伯一家對 Wina 的信心,相信為她參賽打了一支強心針。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