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空間創造到營造共生社區:台灣共好社區的設想與實驗 」分享會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於2025年2月24日起組織了一個為期五天的探訪團,前往台北與台中市參訪空間營造及社會住宅的項目。團員來自聖雅各福群會、循道衛理觀塘社會服務處、香港明愛及香港社區組織協會等機構。考察團從台北至台中,探訪了九個空間營造和好宅計劃,這些計劃除支援照顧者和長者、低收家庭、及有社會需要的群體包括受虐婦女、貧困人士、無家者等等,還建立友善社區空間,為所有居民營造互助及自助的生活支援系統。 本 ...

收集業界晚晴服務資訊

隨著人口老齡化,公營醫療負荷上升,大眾關注如何在不同階段裝備自己,令自己在逐漸步入衰老時留在社區生活及安老。大眾更可提早計劃在失去精神能力前訂立預設醫療指示,及離世後的安排,包括殯葬安排、遺物處理,以及喪親者支援,確保自己的意願得以執行。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早前推出了「生命管理及照顧資訊平台 - 關懷友善社區」,希望透過此平台整理有助大眾作生命管理及照顧的服務資訊,鼓勵大眾透過了解生前死後的服務,繼 ...

借來港(講): 「新」經驗重塑香港基層醫療第一節「如何把病人留在社區?」

隨著人口老化導致慢性疾病增多及醫療資源不足,世衛建議各地要建立綜合性的基層醫療服務,強調以預防性、多學科合作、社區參與方式運作,才能整體提高市民的健康水平。不同地區推出的社會處方計劃旨在促進醫療和社區持份者合作,為病人提供持續的醫療及社會服務。 去年11月底,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組成代表團,前往近年已把社會處方納入醫療健康政策的新加坡,以參考該地基層醫療及社會處方的狀況及經驗。代表團由跨專業人士組成, ...

探訪伊利沙伯醫院晚晴室

在人口老齡化下,公立醫院的負荷日漸加重,病人在醫院內接受到的服務質素也受到廣泛關注,特別是臨終病人。隨近年關心晚期照顧議題不斷增加,不少社會服務機構已開展多元化的服務,為臨終病人及喪親者提供善終支援。同時,社會持續探討如何加強醫社合作,利用社區資源支援醫院的臨終病人及喪親者。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將於2025年4月8日探訪伊利沙伯醫院急症室,並參觀其急症室內的晚晴室,了解如何在醫院急症室內為臨終病人及 ...

研究及倡議發展策略交流會「凝聚社福研倡實踐社群 探索機遇與挑戰」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社聯)一直致力透過研究及倡議,發掘社會需要新趨勢,並聯繫業界一起推動服務及政策發展。過去本會曾舉辦不同與倡議及研究相關的會議及工作坊,鼓勵業界分享相關前線經驗,藉此推動學習及知識交流。 社聯以「凝聚社福研倡實踐社群 探索機遇與挑戰」為題舉辦交流會,邀請業界從事研究和倡議的同工參與。交流會旨在讓社福研倡之友,以輕鬆的氣氛作經驗及專業知識的交流,以及共同探索推動業界繼續發展研究和倡議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