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乐龄科技应对认知障碍症

發布日期: 2025-04-15
社联行政总裁陈文宜女士
社联行政总裁
陈文宜

研究估计现时香港的认知障碍症患者超过十万人,随着人口急速高龄化,如何有效支持患者和其照顾者近年受到广泛关注。笔者上一篇文章提及要为未来社会建立可持续支持系统的关键在于善用科技,社联的工作也循这方向发展,刚举办的认知障碍症照顾策略行动方案国际研讨会,不少国际和本地专家分享真知灼见,涵盖研究、预防、生活支持、政策及社会服务实践经验等范畴。

国际老龄联合会前国际及机构联系总监Greg Shaw强调国际间或本地均需要以科技创造「以人为本」的综合照护模式,长远建构认知障碍症共融社会。加强「认知储备」是推迟认知退化的关键要素,简单而言,即透过执行任务和益智活动,以应对脑部病变所影响的认知功能,例如多进行互动认知训练游戏及应用虚拟现实学习等乐龄科技协助。

提高公众认知外,也需要推广「预防胜于治疗」思维,本地研究指维持听力与预防认知障碍症有正面关系,香港中文大学研究团队提到一旦遇上听力下降,配戴合适的听力辅助器材或助听器,可及时改善和减慢认知能力衰退。

至于整全的认知障碍症照顾策略行动方案,包括预防、早期诊断、及早介入和计划。一些机构联同大学团队推行「友里踪迹社区计划」,运用物联网技术快速搜寻走失人士的科技,目的让认知障碍症人士亦能安全而活跃地参与社区,免却照顾者担心走失风险。

全球各地正从社会服务、健康和创新科技领域入手,制定认知障碍症照顾策略,透过跨界别协作,有助全方位支援患者及照顾者。

文章刊于2025年4月16日《AM730 – 陈文宜网志》

(图片说明:共同建构认知障碍症共融社会)
(图片说明:共同建构认知障碍症共融社会)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