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选举尘埃落定,三个多月后便由新政府班子带领香港发展。人事更替能否为市民带来新希望和新改革,市民抱有疑惑,但不想绝望。香港社会发展经历不少困难,政制改革的争议引发社会极大撕裂。新政府若想未来五年施政顺畅,必须让港人重拾对政府的信任,但这不能单单依靠制订合适的社会及经济政策,甚至年年派糖。更重要的是明白及清楚反映市民对民主及社会发展的诉求,维护市民的自由及人权,坚守各项核心价值。
林郑月娥在政纲中提出CONNECT ,「与民共议」的政治新风格,而她要联系共议的不只是那777票,或千二选委,而是没票的广大巿民和公民社会。一个强大的公民社会或许会对政府施政多番批评和监察,但长远来说,却是建立社会共识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其实,CONNECT 和「与民共议」不应只是长官STYLE,而应是整个管治思维和核心价值,建构一个合符公众期望的咨询制度,提高政府透明度,广开言路,容纳不同意见,同时让有志者和公民社会团体实际地参与政策构思和制订的过程,才有机会慢慢走出政治困局,凝聚社会共识。否则,施政只会越见困难。
在民生方面,解决贫穷、基层住屋、退休保障,以至长期护理服务融资问题均急不容缓,至于长者、残疾人士、儿童、家庭或其他弱势社群而言,观乎现时的服务供不应求的状况、社会服务机构的资源压力等,实在难以纾解弱势社群在生活上的各种困难。
新一届特区政府必须有承担,研究及有系统地规划如何回应社会需求,给予巿民一个清晰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让我们看到前景和曙光,而不是无了期的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