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ly availabl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點樣避免濁親?進食前準備篇 @ Care Feeding友善餵食

香港步入高齡化社會,因年紀老邁及各種病患而引致吞嚥困難的患者數目亦將逐漸上升。社聯除了與香港中文大學食品研究中心及香港大學吞嚥研究所合作制定《照護食標準指引》之外,【社聯頻道】邀請香港中文大學耳鼻咽喉 — 頭頸外科學系助理教授及言語治療科副主管羅家東與大家分享「Care Feeding友善餵食」,包括:如何避免濁親(嗆到)進食前準備篇、正確餵食篇及如何處理濁親等等。 羅教授在第一集的【點樣避免濁親?進食前準備篇】中,分享了進食前需要準備的工作,包括:進食人士的清醒狀態、環境、食物飲品製作(照顧食)與及餐具,歡迎大家收看短片。 ...

【S+高峰會暨博覽2024】圓滿結束 9500人次參與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社聯)今年以全新的角度打造【S+高峰會暨博覽】,亦即是過往的【社聯會議暨香港社會服務巡禮】。「S+」以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為設計框架,嘗試從社會,環境及經濟的整體面向去探討及共創香港社會的未來出路。 今年有9500人次參與「S+」,社聯期待透過這個跨界別跨專業的平台,連結不同持份者回應社會議題,攜手共建可持續以及宜居的城市,期待明年再次看到大家。 ...

除公立醫院外 給予癌症患者「免費第二諮詢」

「一般癌症患者過往在公立醫院內,候診時間會比較長,往往是醫生工作比較繁忙急速,會見醫生的時間只有1至5分鐘,病人當中對治療的憂慮,藥物效能對病情影響,甚至乎照顧者不夠時間,亦難與醫生傾談到」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主席方嘉儀說。 因此,一群癌症患者及康復者於2017年成立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目的是透過過來人的經歷,支援現正接受治療或確診的癌症患者及照顧者,透過基金服務為患者提供正確的治療及照顧資訊,令他們不會行了太多的「冤枉路」。 方女士指出,透過【EASY ASK 醫事.問】義診服務,癌症患者和家人與當值的義務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問診,透過第二諮詢 (除公立醫院外),為病人排解疑難,提供治療方向的意見,詳細解釋癌症治療藥物的功效及影響,延續他們抗癌的道路。 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呂卓如說:「病人會瀏覽到不同的資訊,嘗試不同的治療及照顧方法,但在坊間不同的資訊是否正確,他們會花上金錢及時間去嘗試不同的方法,不過效果不似預期,浪費了他們的精神及體力,病人可能已經出現病症,四處尋找不同的治療方法是十分辛苦。在義診服務中,大家不需要擔心金錢上的問題,基金及醫生是真心幫忙的。我們基於病人病歷,作出評估或講解在治療上的方向,雖然病人在公營醫院已經有大概方向,可能他們想接收其他的意見,聽完之後更加放心,不是只有醫管局單方面的意見。」 除了【EASY ASK 醫事.問】義診服務,基金亦會提供其他服務,例如:癌症患者物資支援、免費營養補充品、中醫中藥門診服務,及興趣班等。乳癌患者Angela (化名)說:「有幸得到姊妹介紹我到這裡,這個好像一個大家庭,有醫生,有興趣班給我學習,教我怎樣做運動,教我怎樣的食療及食營養品,還有插花班,就算我不能參與插花班也可以成為助理,最開心的是幫助的同路人告訴我,當他們來到的時間是不開心,估不到參加完插花班之後整個人都開心,連我自己都感到開心。」 同路人互相勉勵 癌症患者CoCo勉勵大家說:「珍惜眼前人,講出你心目中想甚麼,不是需要人家去猜疑,沒有人可以猜到你想甚麼,需要開心見誠地說。另外,不要怨天怨地,要明白『中獎』就是『中獎』,希望不會再『中獎』(復發),要活在當下,活得自在。」 癌症資訊網慈善基金 https://cicf.org.hk/ 電郵 [email protected] 電話:3598 2157 / 5206 7611 ...

照顧者:新角度認識善終服務 不只生前舒適 生前死後心靈撫慰都好重要

「中國人講『笑喪』,我、弟弟及家人,就算是我的朋友都是直接感受到(爸爸是笑喪),我都選擇了在廣蔭頤養院做安息禮拜,我覺得這個地方做安息禮拜給予我爸爸是一個最好不過的選擇,因為他是在走最後人生的旅程,令到他最穩妥的地方就是在這裡。而我的朋友在安息禮拜寫信息給我,雖然是簡單幾句説話,她說今日參加你父親的安息禮拜,我看不到世俗的繁文縟節,但是我看到寧靜與喜樂。」廣蔭頤養院院友家屬Grace說。 Grace指出她弟弟是是一個非常之盡孝道的人,但是弟弟作為照顧者主動承擔了很多責任,而又不懂如何去釋放,特別是弟弟在爸爸晚程那一年患病的時候,對弟弟來說,很深切體會到照顧者的壓力。 由2021年開始,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廣蔭頤養院(綜合安老服務)轄下的維拉律敦治.荻茜靈安晚期照顧服務中心,為有經濟困難及末期病患的長者,提供短期住宿及晚期照顧服務,希望可以提升到晚期病患長者的生活質素,讓家人可以陪伴長者,在關愛環境中,平平安安地走他們人生最後一里路。 「長者走到病情晚期時,我們儘量都會用廣蔭有的資源,找我們醫生團隊支持長者身體狀況,例如:藥物需要,而在護理方面,儘量支援到大部分的身體需要,令到家人可以在這裡,一個好似家庭的環境中,在熟悉的環境去陪伴長者走到最後。」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廣蔭頤養院(綜合安老服務)副院長歐健怡說。 「透過跨專業團隊的綜合評估,我們與長者及家屬一齊去商量,計劃ACP(預設照顧計劃),希望讓長者的想法被聆聽被尊重。在預設照顧計劃中分3個部分,包括:長者個人喜好、個人照顧及殯葬事宜,記錄他的背景、價值觀、心願、期望晚期生活方式及器官捐贈等種種想法。」維拉律敦治.荻茜靈安晚期照顧服務中心計劃經理袁巧兒說。 袁姑娘續指,長者入住晚期照顧服務中心後,九成家屬照顧壓力減少。因為中心照顧了長者起居飲食、生活日程、醫療需要,並與他們商討預設照顧計劃,家人可以更專注在院舍陪伴晚程長者,支援長者的精神健康。很多家屬說長者住在院舍,甚至探他們的時間比長者住在家時多。當減輕了家屬的照顧壓力後,他們可以專心陪著長者去渡過這段艱難的時間,不論是在長者身體不適或是心情上難過時,家人都可以陪住他們渡過。大家都珍惜最後一段的時光,與長者一一道謝、道別,道愛。 自從Grace爸爸入住廣蔭頤養院之後,她明顯看到弟弟的照顧壓力減少了很多,她表示弟弟懂得放開自己,與他太太參與2日1夜的短線遊,即是他代表放心,明白原來爸爸入住廣蔭頤養院後,對大家都好。 Grace說:「廣蔭令到我作為做家屬感受到,就算我們多有社會經驗,多有工作經驗的人,廣蔭給予我一份好強的信賴,當長者入住後,對比留在我身邊會更好,因為他們是一個團隊,是護老及靈安服務,與家人照顧有分別,作為家人單純懂得愛長者,好愛長者,但你不懂得如何照顧好他,是兩個分別來的。所以大家需要用另一個新角度了解靈安服務,現時的安老服務特別是在善終及靈安服務,不只是長者及家人帶來正面影響,不單是生前的舒適,而是生前死後對心靈的撫慰都是很重要的。」 ...

陪伴喪親照顧者走過哀傷幽谷

「因為中國人通常辦理喜事會四處提問,有甚麼地方會好一點,如果是辦理白事不太想向人查詢,亦擔心別人不喜歡,變得很多事情不知怎樣處理,但又很想盡快處理。」聖公會聖匠堂義工明燕說。 香港每年約有5至6萬人死亡,所以喪親者的支援服務十分重要。聖公會聖匠堂安寧服務「護慰天使」喪親者支援服務項目經理梁頌茵表示,「護慰天使」服務範圍面向全港的喪親者,服務內容包括:殯葬諮詢、殯葬轉介、治喪陪伴、義工情緒支援及哀傷輔導等。梁姑娘指出「護慰天使」服務需求非常大,每個月新開的個案大約有60至70個,同一時間每個月輪候哀傷輔導服務個案亦會新增10至20個。 喪親照顧者及輪椅使用者伍家慧說:「我平時都豁達、樂觀及冷靜,去到這一刻 (爸爸離世),我是唯一哭得最厲害的一個,當時發現我原來不能支持下去。」 因此,伍小姐主動向聖公會聖匠堂求助,在聖匠堂的社工及義工陪伴及輔導下,讓生活重回正軌,避免產生的輕生念頭。她說:「聖匠堂姑娘有提我,可能我們無論準備得很足夠(喪禮及身前規劃),但要面對喪事那一刻,忘記了就是忘記了,其他過來人也是這樣,原來不是我自己做得不夠,或是我不合格。如果喪禮當日是自己一個親身上陣的話,我是會倒下來,情緒方面會很波動,崩潰的事情亦會發生,我不知如何處理,(結果)聖匠堂告訴我是可以陪伴出席喪禮,甚至乎可以陪伴我上到海葬船,(最後) 心情即時安定下來。」 她續說:「因為他們陪伴我處理很多情緒,聽了我很多的分享,教導我一點提示,維持自己的日常生活。爸爸離開就是離開了,我們的生活還是要繼續,聖匠堂的目的不是支援我們日常生活,但是幫助我更加行得穩定,行得遠及快。」 由於喪親支援服務的需求非常大,聖公會聖匠堂安寧服務期望政府可以恆常資助社福機構推行喪親者支援服務,助他們渡過哀傷期,恢復精神健康重新生活。 聖公會聖匠堂安寧服務「護慰天使」喪親者支援服務 電話:2362 0268 ...

Establishing a Mutual Aid Community for Ethnic Minority Men to Contribute to Society

Nowadays, ethnic minorities form an important part of Hong Kong society. However, they still face many different integration problems. How to make ethnic minorities think that they are accepted as part of Hong Kong. This question is still not easy to answer. Tauqir Ahmad, Project Officer of Hong Kong Sheng Kung Hui Lady MacLehose Centre, said “In the career employment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