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唇顎裂

發布日期: 2018-03-13

社聯行政總裁蔡海偉先生大家有聽過兔唇嗎?唇顎裂(俗稱兔唇)是先天性缺陷中最常見的一種,香港每600至700名嬰兒呱呱落地,就有一名是唇顎裂患者。除了外觀以及飲食發音有些不方便外,患有唇裂顎的小孩與一般的小孩基本上沒有分別,身體一樣健康,頭腦一樣靈活,同樣擁有可愛的童真。

在香港,我們較少見到明顯患有唇顎裂的兒童,因為在出生後短期內都會接受相關補唇和補顎手術。然而,患有唇顎裂的嬰兒的康復之路不易,並非出生後進行手術就能處理所有問題。

患者隨着成長可能會出現第二期唇顎裂缺陷,出現上顎發育不足、牙齒不能咬合、中面塌陷、唇鼻不對稱等問題,必須得到適當的第二期唇顎裂醫治,例如進行顎骨矯正及唇鼻整形手術,以改善進食、說話和外觀。不過,基於缺乏資源,他們可能需要輪候多時才能得到相關治療和復康服務。

剛過去的周末我出席了香港兔唇裂顎協會舉辦的活動,得知本港有五間公營醫院具備專業唇顎裂醫療團隊,分別是瑪麗醫院、廣華醫院、聯合醫院、屯門醫院和威爾斯醫院,為患者提供綜合治療服務,讓患者無需跨區尋求治療。

患病孩子自幼便要接受一項接一項的手術治療,亦容易遭受歧視和排斥而感到難堪和自卑,小孩和家長的堅毅自然令人尊敬,但如果社會能夠少份歧視,就是對患者和家屬的最大支持。

(文章刊於2018年3月13日《AM730–蔡海偉網誌》)    

 

相片來源:香港兔唇裂顎協會
相片來源:香港兔唇裂顎協會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