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聯行政總裁蔡海偉先生隨著戰後嬰兒潮出生的人士踏入老年,預期未來人口將持續老化,而且非常急速。面對這樣的高齡社會,究竟我們準備好了嗎?人在老年,最擔心的是貧病交迫,由疾病預防,治療和照顧,以至退休保障,新一屆政府又能為基層巿民帶來希望嗎?勞福局局長用「海嘯」來形容人口高齡化的速度,引來社會不少迴響,政府除了發出警號,又有沒有提出應對的策略及藍圖?

2016年人口資料:

  • 居港人口:734萬
  • 年齡中位數:44.3歲
  • 長者人口:116萬
  • 長者占人口比例:16.6%
  • 平均預期壽命:男81.3年,女87.3年

按現存公營醫療體系,基層市民生病了,要輪候數小時才能接受門診服務,假如是長期病患或一些專科服務,輪候一年以上是常態。現時香港的基層醫療服務不但長期供不應求,更加各自為政,很多長者都要長期在多個專科門診接受治療,各專科之間又缺乏溝通,加強醫療服務及協調是各階層的訴求。然而,除了求醫問診之外,巿民還有許多生活上的決定需要專業支援。

這屆政府的首份施政報告提出設立「地區康健中心」,由政府出資邀請非牟利機構協助營運,期望發揮醫社合作的功能。中心將不設醫生,由護士等提供身體健康檢查、職業治療、物理治療、視光師或藥物指導等服務。

這類預防及支援服務的成功關鍵在於能否做到一站式管理市民及長者的健康,小至安排一起做運動、提供飲食意見,大至治療病痛、轉介醫生。除了政府提出的健康檢查及各式治療專案,也應該考慮以下具體工作:

  1. 社區內的家庭醫生或其他基層醫療單位可以轉介病人到中心接受社區健康/複康服務,使中心能配合基層醫療系統提供社區及行為健康層面支援,支援長者在社區內健康生活。
  2. 加強社區網路作為長者健康支援的重要能力,為長者提供飲食、保健、照護和基本醫療資訊和相關服務資訊。
  3. 聯繫病人組織,透過同路人的朋輩互相,維持正向人生。
  4. 投入資源讓社區團體組織長者參與適合他們的體質和興趣的運動、舉辦地區或全城長者運動項目。

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陳肇始在記者會上承諾,葵青區只是第一個試點,將會應試點計畫的經驗,逐步在各區設立地區康健中心。醫社合作模式遍地開花之時,就能成功新增一層醫療防護網,同時為照顧者提供更好的支援。與此同時,政府應檢視現時18區長者健康中心的角色,避免架床疊屋。

在擴展公私營協作、發展社區醫療系統之時,政府亦應投入相應資源予公營、私營、非政府機構發展,並且就長期護理需要共同商討回應策略及作培訓人手之準備。

老年另一個憂心問題是如何能維持基本生活,清貧長者固然三餐不繼,稍有積蓄的長者也難保足夠維持生計。

根據社聯委託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畫,就施政報告中的扶貧措施進行民意調查,71%受訪者認為香港有需要推行全民養老金制度以改善長者的退休生活。值得留意的是,三個年齡層中,青年支持推行全民養老金的比率高達82%。同時,中產階層對全民養老金的支持率亦是各階層中最高,反映當政府將退休制度視為扶貧措施時,很多夾心階層均特別憂慮。再者,無論學者及民間的方案,均顯示全民養老金制度具持續性,切實可行。

退休保障目的在於對長者提供持續保障,不單扶貧,而是一項關乎緩解長壽風險的重要投資。面對人口高齡化這個不可逆轉的浪潮,「長者是否有足夠的經濟條件在社區安老」是個重要的社會議題,衍生出地區醫療、社區照顧服務、院舍照顧服務比例失衡等問題。

雖然政府推動取消強積金對沖機制,但強積金覆蓋有限,未能惠及許多基層人士及長者。縱使推行終身年金制度,受惠的亦是較富裕的一群。政府應重新考慮全民養老金制度,作為一項重要的社會保險,亦是最能確保長者能夠維持基本生活及制度的可持續性。

處理好病患和貧窮問題,我們的長者才能安享晚年。

(文章刊於2017年10月23日《HK01 – 01博評》)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