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是联合国于2015年制定的全球议程,旨在解决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SDGs 共有17 个核心目标,其中又涵盖了169 项细项目标,指引全球共同努力、在2030 年之前建立更和平及繁荣的社会。
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和亚洲重要城市,香港亦有责任配合这些目标,同时平衡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当中涉及多个范畴,由消除贫穷、环境保育、健康、平等共融、劳工保障、应对气候变化,以至建构永续经济等,环环紧扣。除了政府的努力,企业、非政府组织(NGO)和个人又可如何发挥作用,参与可持续发展的实践?
环境、社会、经济 互相紧扣
提及「可持续发展」,不少人联想起环保、减碳、保育等与环境相关的面向,但除了环境外,经济与社会层面也十分重要。研究并任教可持续发展课题多年的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系主任 / 管理学系商业可持续发展中心主任卢永鸿教授指出,17 项目标涉及社会、经济与环境范畴,理应平衡发展,惟不同国家或地区各有不同取向与需要,且要顾及优先次序与资源分配,难以同时实现所有目标。
以中国内地为例,经历三十年的高速发展和大规模工业化,现正面对许多污染及生态受破坏等后遗症,故执行SDGs 时,国策自然也集中于环境范畴。然而,香港情况有所不同,虽然环保同样重要,但程度上与内地有所不同,而香港社会正面对其他许多挑战,也需要集结社会力量共同应对。
着力扶贫及创新
卢教授认为扶贫是香港较为重要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因本港并非福利国家,且贫富悬殊颇为严重,假如市民能共享繁荣,不用只顾为口奔驰,让社会有更均衡及全面发展。此外,香港是知识型社会,不乏人才,惟缺少天然资源,也难以发展大型工业,因此亦应以创新作为另一重点目标,提升社会整体发展潜力,以期永续发展及培养社会韧性。
再者,企业的投入也是关键,现时SDGs 与「环境、社会和管治」(ESG)已渐趋融合和连结,例如企业着重负责任的生产和消费模式,从而减少浪费,最终改善环境。卢教授表示,根据多年经验,无论是在商界推广ESG、抑或在社会推动SDGs,均要明确向大众展示相关举措有何协同效应、影响和价值,不可只把SDGs 或ESG 当成一种责任,更不可因此影响企业盈利或降低生活水平。
对于本港社会福利界而言,各类型社会服务,改善弱势群体生活质素,促进社会公平和公正,确保人人享有基本的健康、教育和社会保障等,这些目标早与SDGs 不谋而合。香港社会服务联会(社联)业务总监谭颖茜博士表示,要达至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协调经济、社会、环境三个面向的平衡发展,其中,社福界正在着力推动及参与SDG 1「无贫穷」,SDG 5「性别平等」及SDG 10「减少不平等」等目标。
与此同时,极端天气变得频繁,香港也要有所行动, 而社福界就着SDG 13「气候行动」须参与协助弱势社群应对挑战;在劳工就业方面,怎样的经济结构环境才可以让不同阶层的人士享有SDG 8「体面工作」;以及SDG 9「产业、创新及基础设施」急速发展,如何响应潜在的数码鸿沟?又如何借着科技提升社会服务的效率? 上述问题值得深思与讨论,更需要持份者共同设计及推行相应的解决方案。
社联举办「S+ 高峰会暨博览」
社联将于5 月2 日及3 日举办「S+ 高峰会暨博览」(S+ Summit cum Expo),提供「共议、共创」的机会。S+ 以「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为框架,聚集4,000 名跨界别持份者共议本地与区域性的社会议题。约140 间社福机构、社企及影响型企业将展示其响应社会问题的有效方案,期待S+ 能促进持份者协作(Synergy),为社会创效(Social Impact),以推动香港可持续发展(Sustainabi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