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科专科医生梁万福 倡医社合作推晚期照顾系统
晚期照顾系统在本港仍在发展阶段,香港老年学会会长、养和医院老人科名誉顾问医生梁万福指出,社会大众普遍对此认识不深,令长者或严重疾病患者在面对死亡时,往往未有作出自主安排,照顾者不知从何入手照顾,令病患和照顾者在处理临终安排时,均身心疲累。
晚期照顾系统的架构主要分为两大类,包括「预设照顾计划」(Advance Care Plan – 简称ACP)及「预设医疗指示」(Advance Directive – 简称AD)。梁医生指,晚期照顾系统在本港仍未获得具体承认,港人较为熟悉可算是纾缓治疗,现时主要由公立医院各个专科中的纾缓治疗团队提供服务,处理各种慢性疾病的晚期个案。
纾缓治疗需求大惟病床少
本港每年约有五万宗死亡个案,当中以65岁以上长者居多,所涉及的疾病包括各种慢性疾病、癌症以及衰退疾病 ,这些均属于晚期疾病个案,因此对纾缓治疗的需求甚高。梁医生指出,面对如此庞大的需要,现时公立医院却只有约三百张病床去处理这些晚期个案,纾缓治疗更是零散于各个专科中,欠缺对晚期个案的跟进。
他形容,对众多的晚期个案,医社之间根本无从跟进或提供支持,而同时晚期个案的家庭或照顾者,亦不知道如何在公立医院以外,为病患找寻合适的纾缓治疗,更不懂得如何为患者安离在家。现时有社区上有机构提供晚期照顾及临终服务,而赛马会安宁颂计划亦提供各种晚期居家照顾、专科陪诊或心灵关顾等服务,协助改善社区晚期护理及推行安离在家,惟服务无法覆盖庞大的晚期个案。梁医生认为必需加强医社合作,扩大香港的预设照顾计划服务网络。
加强医社合作 推动预设照顾计划
「要强化社区中的支持系统,除医院内的医护团队及医务社工外,应有一个对话窗口,可以提供社区中ACP 的支持,两者互相沟通。」梁医生重申,公立医院的纾缓治疗服务零散于各个专科,而病人个案亦由不同的医务社工跟进,而公立医院亦有所考虑,不能轻易将晚期个案贸然转介到社福机构:「因为医院未必好熟知社福机构背景,例如牟利、非牟利,还是社企,有不同单位,所以医院在选择上也有困难。」
他提出,晚期照顾计划需要由一个系统,整理公立医院各专科的晚期个案,并由系统中转介至可靠及能提供适切服务的社会服务机构,才能加强推动医社合作,解决现时医社「断桥」问题。当医社加强沟通时,提供晚期照顾的社福机构才能更了解个案需要。「系统有助跟进在医院外的支持,包括义工探访、辅导,在关顾方面相信做得更加好。」
医社合作建晚期信息教育平台
晚期个案系统除了作为医社之间的沟通,更可作为晚期信息教育的平台,令公众更清楚了解如何为晚期病人作出临终安排,协助执行临终前的医疗指示或个人护理意愿,例如设立预设医疗指示(AD)。
「当病人面对死亡,他对维持生命治疗看法是怎样?他有何决定?预设医疗指示好处是他不用家人去忧虑怎做,家人亦都知道他的意愿。」
梁解释,指预设医疗指示由病人自主,医护会根据病人指示执行医疗指令。不过,本港现时尚未就此立法推动,以保障医护遵从病人停止维持生命治疗的风险,他认为社会应积极讨论及尽快订立及推行健全的法规。
何谓预设照顾计划(ACP)
「预设照顾计划」是一个针对长者或严重疾病患者临终前的晚期照顾、属于一个事先及全面沟通过程,让精神上有自决能力的患者,预先向家人或医护人员表达当日后不能自决时的医疗及个人照顾意向。预计照顾计划包括患者的医疗取向、财产安排、殡葬丧礼意愿、亲友惜别等等,当中亦包括对患者家庭及其照顾者的心灵辅导。预设照顾计划强调自主和沟通,患者可随着其身体状况及处境改变而作出修订。
何谓预设医疗指示(AD)
「预设医疗指示」是一份具法律效力的文件,是精神上有自决能力的长者或严重疾病患者可选择在特定情况下,拒绝接受维持生命的治疗。「默认医疗指示」会以书面形纪录当患者失去精神上的自决能力时,所希望接受的医疗意愿,并由医护人员执行,患者家属亦不能推翻患者所签署的「预设医疗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