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講『笑喪』,我、弟弟及家人,就算是我的朋友都是直接感受到(爸爸是笑喪),我都選擇了在廣蔭頤養院做安息禮拜,我覺得這個地方做安息禮拜給予我爸爸是一個最好不過的選擇,因為他是在走最後人生的旅程,令到他最穩妥的地方就是在這裡。而我的朋友在安息禮拜寫信息給我,雖然是簡單幾句説話,她說今日參加你父親的安息禮拜,我看不到世俗的繁文縟節,但是我看到寧靜與喜樂。」廣蔭頤養院院友家屬Grace說。

Grace指出她弟弟是是一個非常之盡孝道的人,但是弟弟作為照顧者主動承擔了很多責任,而又不懂如何去釋放,特別是弟弟在爸爸晚程那一年患病的時候,對弟弟來說,很深切體會到照顧者的壓力。

由2021年開始,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廣蔭頤養院(綜合安老服務)轄下的維拉律敦治.荻茜靈安晚期照顧服務中心,為有經濟困難及末期病患的長者,提供短期住宿及晚期照顧服務,希望可以提升到晚期病患長者的生活質素,讓家人可以陪伴長者,在關愛環境中,平平安安地走他們人生最後一里路。

「長者走到病情晚期時,我們儘量都會用廣蔭有的資源,找我們醫生團隊支持長者身體狀況,例如:藥物需要,而在護理方面,儘量支援到大部分的身體需要,令到家人可以在這裡,一個好似家庭的環境中,在熟悉的環境去陪伴長者走到最後。」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廣蔭頤養院(綜合安老服務)副院長歐健怡說。

「透過跨專業團隊的綜合評估,我們與長者及家屬一齊去商量,計劃ACP(預設照顧計劃),希望讓長者的想法被聆聽被尊重。在預設照顧計劃中分3個部分,包括:長者個人喜好、個人照顧及殯葬事宜,記錄他的背景、價值觀、心願、期望晚期生活方式及器官捐贈等種種想法。」維拉律敦治.荻茜靈安晚期照顧服務中心計劃經理袁巧兒說。

袁姑娘續指,長者入住晚期照顧服務中心後,九成家屬照顧壓力減少。因為中心照顧了長者起居飲食、生活日程、醫療需要,並與他們商討預設照顧計劃,家人可以更專注在院舍陪伴晚程長者,支援長者的精神健康。很多家屬說長者住在院舍,甚至探他們的時間比長者住在家時多。當減輕了家屬的照顧壓力後,他們可以專心陪著長者去渡過這段艱難的時間,不論是在長者身體不適或是心情上難過時,家人都可以陪住他們渡過。大家都珍惜最後一段的時光,與長者一一道謝、道別,道愛。

自從Grace爸爸入住廣蔭頤養院之後,她明顯看到弟弟的照顧壓力減少了很多,她表示弟弟懂得放開自己,與他太太參與2日1夜的短線遊,即是他代表放心,明白原來爸爸入住廣蔭頤養院後,對大家都好。

Grace說:「廣蔭令到我作為做家屬感受到,就算我們多有社會經驗,多有工作經驗的人,廣蔭給予我一份好強的信賴,當長者入住後,對比留在我身邊會更好,因為他們是一個團隊,是護老及靈安服務,與家人照顧有分別,作為家人單純懂得愛長者,好愛長者,但你不懂得如何照顧好他,是兩個分別來的。所以大家需要用另一個新角度了解靈安服務,現時的安老服務特別是在善終及靈安服務,不只是長者及家人帶來正面影響,不單是生前的舒適,而是生前死後對心靈的撫慰都是很重要的。」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