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海伟先生
履行普世价值是当今社会非常重要的一环,无论是政府施政,企业营运,以至不同的公共服务,「平等」绝对担当着重要角色。香港交易所发布的《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ESG)列出了不少与平等相关的指标,而全球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McKinsey)的市场调查《多元化至关重要》(Diversity Matters)亦以数据及个案显示拥抱多元,除了能够提升经济效益,亦可以在不同层面为企业带来正面影响。
至于非政府机构(NGO)有其独特性及优势,贴合我们的服务初心,在制订及实行多元文化政策时或能事半功倍,效果可以很显著,例如:
- 发掘更多人才潜力:业界人手短缺问题近年尤其严重,若机构积极考虑聘请社会上的少数群体,不仅可以增加劳动力,更可激发不同背景和经验的人互相启发,解锁潜能。
- 更能理解服务对象的需要:多元的团队成员能在决策及服务提供的过程中,协助机构更有效地理解及掌握服务对象的需要。
- 增加员工满意度:多元的职场环境可以为属于少数群体的员工营造被接纳的氛围,当他们获得肯定时,会表现出更多的信心,对工作的满意度亦会更高。
- 提高决策能力:来自多元背景的人才往往会带来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多样性使团队能够从多个角度审视问题,避免因为思维局限而产生盲点,以促进更深入和全面的讨论。
- 提升机构形象:不同持份者都愈来愈重视机构如何实践多元价值,这种趋势不仅反映社会对多样性的重视,也为机构提供了提升形象的机会。通过展现对多元价值的承诺,机构能够建立积极正向的形象,进而增强其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和公信力。
多元文化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值得NGO管治层思考如何实现多元的工作环境,不单有助推动内部发展,提升机构的服务效能,还能更精准地响应服务对象的需求,从而增强机构的整体能力。
文章刊于2025年2月14日《Recruit – 蔡海伟专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