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数据外泄 防患未然

發布日期: 2025-03-21
社联行政总裁蔡海伟先生
社联行政总裁

蔡海伟先生

信息科技发展迅速,使数据便携性大增,机构可随时随地索阅所需信息,包括一些个人资料,但随之而来,数据外泄的风险也愈来愈大。香港个人资料私隐专员公署(PCPD)于2024年接获203宗资料外泄事故通报(当中67宗来自公营机构、136宗来自私营机构),较2023年的157宗增加近三成,主要涉及黑客入侵、遗失文件或便携式装置、经电邮、邮递或传真意外披露个人资料、雇员违规、系统错误设定等。这些事故可能导致个人资料被不当使用,打击公众信心,亦成为政府、各行各业,以至非政府机构的恶梦。

社联早前邀请公署分享预防及处理数据外泄事故的关键策略,以提升机构的准备和应变能力,当中提及一些实际案例,如有公司的计算机系统及文件服务器遭受勒索软件攻击及恶意加密,并要求公司支付「赎金」以解锁被加密的档案;也有学校的实时通讯软件帐户「被骑劫」,家长收到要求转账的讯息,结果发现300多名人士的个人资料遭泄漏,更包括已离职的教职员及学生。

非政府机构亦掌握大量服务用户数据,要防患于未然,必须制订严谨的政策和措施。以上述的学校实时通讯软件数据外泄事故为例,公署提供了一些方案,包括:

  • 为所有实时通讯软件帐户启用双重认证功能:因软件会要求用户以短讯或电邮验证身分,即使密码外泄或帐户遭到入侵,亦能及早发现危机。
  • 定期检查已链接装置:注销不再使用或不明的装置链接,避免未授权第三方存取敏感数据。
  • 定期整理已储存的个人资料:订定资料保存期限,并根据指引定期清除,以减低外泄风险。
  • 制定实时通讯软件使用指引:明确规定使用守则,加强职员保障个人资料私隐的意识。
  • 定期向员工提供信息科技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对最新安全漏洞信息的识别能力及应对方法。

上述保安原则亦可应用于机构的其他信息储存平台与日常运作,而公署出版的《数据外泄事故的处理及通报指引》亦载列事故应变计划,值得各行各业参考,详情可浏览www.pcpd.org.hk

文章刊于2025年3月21日《Recruit – 蔡海伟专栏》

小心数据外泄 防患未然
小心数据外泄 防患未然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