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家庭開支模式研究

發布日期: 2017-10-09

贫穷住户房屋及食物开支占7成

 

【新闻稿 2017年10月9日】香港社会服务联会(社联)以政府统计处在2009/10及2014/15年度进行的《住户开支统计调查》的数据,分析期内五年贫穷住户每月在食物、房屋及教育等方面的开支和整体的收支平衡。

由于「住户开支统计调查」对象并不包括接受综合社会保障援助计划(综援)的住户,因此是次研究的结果反映了综援网外基层家庭的情况。研究单位先按住户人数划分,再按住户总开支排列,将住户分为十一个开支组别,藉以比较低开支组别与高开支组别的差异。

研究发现2014/15年度开支较低的住户的食物开支占总开支非常高的比例,以开支最低5%住户组别为例,他们每月总开支只有$6,172,但食物开支占总开支的比例接近50%,如连同约20%的房屋开支,他们只剩30%用于其他开支。

同时,研究发现房屋对住户开支模式有重大影响。检视不同住户人数组别中开支最低50%的住户,可发现无论成员是多或少的住户,居于私楼的住户用于房屋的开支达其总开支约一半;其中以一人(56% /$4,951)及二人(53.4% /$7,525)住户的房屋开支最高,这个水平较2009/10年度有显著上升。相反,居于公屋的住户,他们的房屋开支只占总开支的13.2%。食物开支方面,居于私楼的住户食物开支只占29%,而居于公屋的则达到48.2%,相信私楼住户需要压缩食物开支,以应付房屋上的沉重开支。

此外,本研究结合住户收入与开支的数据作分析,发现在没有申领综援贫穷住户中入不敷支的状况严重,当中超过五成(51%)出现入不敷支的情况,而居于私楼的贫穷住户,更有75%出现入不敷支的情况。此外,数据亦显示,即使收入稍高于贫穷线的边缘住户,仍有部份出现入不敷支的状况,当中入息介乎入息中位数50%-80%的住户,入不敷支的比例亦接近三成。

研究亦发现,贫穷住户中有超过4成贫穷住户出现食物匮乏的状况,即每月用于食物的开支,不足以达至营养师建议的基本食物营养需要。若以3人家庭计算,平均每人每餐的可用开支不足15元。

社联业务总监黄健伟表示,基层家庭的房屋及食物开支占总开支很大比例,尤其是居住私楼的基层家庭,他们为了负担昂贵的租金而压缩食物开支,出现食物匮乏情况,三餐不饱,营养不足,入住公屋成为他们改善生活质素的关键。特区政府必须正视问题,改善现金津贴制度固然有需要,增建公屋及提供可负担的过渡性房屋亦十分重要。

社联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改善低收入在职家庭津贴计划

  • 调升低收入在职家庭津贴的入息上限,当中把居住于公屋或自置物业的家庭领取半额津贴的入息上限上调至中位数的70%,租住私楼家庭领取半额津贴的入息上限上调至入息中位数的80%,同时把私楼家庭领取全额津贴的入息上限上调至入息中位数的60%,并给予这类家庭额外生活津贴*。

增建公屋及过渡性房屋

  • 政府应该加速增建公共房屋,缩短公屋轮候时间。除了增加公屋供应,政府亦应研究推出另类房屋的可能,现时推行的社会房屋计划,是向市民提供不同住屋选择的重要尝试,但政府应持续与民间一同探索更多可能性,并投入资源支援。

重置N无津贴及检讨综援的租金援助措施

  • 恢复非公屋非综援住户生活津贴(俗称N无津贴),减轻租住私楼的基层住户的负担。此外,亦应检讨综援的租金援助措施,包括重订计算租津的机制,及设立成人的搬迁及按金津贴。

优化短期食物援助计划及制订鼓励食物回收措施

  • 把食物援助服务纳入恒常的资助项目,以确立短期食物援助服务在现时社会保障系统中所担当的独特功能。
  • 此外,本港每日丢弃不少食物,而现在有不少民间团体透过食物回收计划,把这些食物捐赠有需要人士。为此,政府应立法鼓励食物回收与捐赠,包括在每区设立食物回收队伍,及为回收和转赠食物的团体提供更多资助和营运或储藏的空间。订立保障捐献者的「好撒玛利亚人法」,使捐赠食物的商户以及回收食物的团体,可在符合一定处理食物的条件下,免去因受助者进食了有问题的食品健康受损而衍生的刑责。

*社联建议的低收入在职家庭津贴入息上限及给予租住私楼家庭的金额如下:

入息上限

现有制度

 

全额津贴

半额津贴

所有住户

≦入息中位数50%

>50%-≦60%入息中位数

建议方案

 

全额津贴

半额津贴

非租住私楼人士

≦入息中位数50%

>50%-≦70%入息中位数

租住私楼人士

≦入息中位数60%

>60%-≦80%入息中位数

给予租住私楼住户的生活津贴

 

全额津贴 ($)

半额津贴 ($)

2人

680

340

3人

935

468

4人

1,105

553

5人或以上

1,190

595

下载新闻稿、研究简报及活动图片(档案为压缩档Zip,请以软件解压)

查询:
社联高级经理(企业传讯)曾志康先生
Tel:2864 2982
Email:[email protected]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