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基本上明白医生所说的话,但在药物的问题上,若我说错了,或是有误解,或我未能表达或了解,需要服哪些药,我在这方面有点担忧,所以我通常带着孙儿,到医院求诊时担任翻译。」南亚裔长者Gaha Thapa Kama Bahadur说。
因此,香港基督教服务处开展「耆望-少数族裔长者支持计划」,服务一群居住在西九龙的南亚裔及东南亚裔长者,例如:推广基层医疗、提升他们对公共及医疗服务的认识、促进华裔及少数族裔长者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及教育照顾者等等,7年来协助超过2000位少数族裔长者及照顾者。
「耆望」计划主任刘慧幸指出,少数族裔人士在接收信息上面对重要的语言障碍,部分少数族裔长者不懂得讲中文或英文,甚至乎自己国家文字亦不太懂,他们连最基本的政府翻译信息及社会现况都不太清楚,例如:有超过八成少数族裔长者未接触计划之前,都不清楚香港提供了长者医疗劵的事等。而他们不懂得与本地人沟通,又不敢求医,或者有病只懂去急症室求助,就算到了急诊室亦不懂与医生沟通,也不懂要求翻译服务。
再者,药物方面没有提供翻译服务,药物标签上只有中文或英文,少数族裔长者不太清楚标签指示服用的份量,使用方法是搽或食,与及何时使用,引致他们返回自己的国家求医后,把很多药物带回港使用,因为在香港亦有求医,有机会觉得两方的药物都好重要,就一齐使用的状况出现。
香港基督教服务处透过计划及早辨识到在社区有需要的社群,及早介入,让少数族裔长者及早得到医治,例如:「三高」长者及健康上的需要,计划联系了团体提供健康讲座给予他们,讲他们学到自己管理病痛。刘姑娘指整个计划的主要目的是联系到附近的长者中心,毕竟计划始终是一个有期限的社区服务,长远的支持来说,还是需要让少数族裔长者回到附近的长者中心寻求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