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发生几宗致命惨剧,政府随即召开「精神健康咨询委员会」会议,其后提出十项改善措施,这些都是重要举措,尤其就精神科专科门诊紧急及半紧急新症预约的轮候时间中位数订立明确目标,务求缩短轮候时间。
然而,现时七成以上精神科门诊病人属相对「轻症」情况,包括一些焦虑及抑郁病人。事实上,部份这类轻症个案已在社区由有精神健康训练的家庭医生或社会工作者提供服务,包括药物及心理治疗,只要及早发现及治疗,不一定需要转介至精神科专科门诊。
笔者认为可为精神健康政策多想一点,特别是分流和社区支持方面。上一篇专栏文章谈到将轻症个案分流至地区康健中心或精神健康综合社区中心,要承托和支持精神复元人士,负责的人员也要具备精神科专科知识和工作方法。
一些国家如美国和加拿大推行「临床社会工作」制度(Clinical Social Work),社工接受精神科、心理辅导及健康照护等专业培训和督导实习,完成培训并经考核和认证后成为「持牌临床社工」,从而为有需要的服务使用者提供精神健康评估、心理治疗、制定个人化的复康计划、监察患者的进展,以及与家人和医护人员协作提供服务,美国现时有二十五万名「临床社工」在公私营界别服务。
这套制度的好处是能够在社区扩大精神科和情绪状况的辨识范围,而社工对精神科药物及副作用有相当认识,再配合社会工作手法,有助及早为有需要的巿民提供适切服务。
香港人的精神压力大,患有各种精神或情绪病的人数不断上升,必须建立合适的社区支持网络,让有需要的人尽早得到治疗,并且减少因为标签而令病者却步及延误诊治,全方位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