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战后婴儿潮出生的人士踏入老年,预期未来人口将持续老化,而且非常急速。面对这样的高龄社会,究竟我们准备好了吗?人在老年,最担心的是贫病交迫,由疾病预防,治疗和照顾,以至退休保障,新一届政府又能为基层巿民带来希望吗?劳福局局长用「海啸」来形容人口高龄化的速度,引来社会不少回响,政府除了发出警号,又有没有提出应对的策略及蓝图?
2016年人口资料:
- 居港人口:734万
- 年龄中位数:44.3岁
- 长者人口:116万
- 长者占人口比例:16.6%
- 平均预期寿命:男81.3年,女87.3年
按现存公营医疗体系,基层市民生病了,要轮候数小时才能接受门诊服务,假如是长期病患或一些专科服务,轮候一年以上是常态。现时香港的基层医疗服务不但长期供不应求,更加各自为政,很多长者都要长期在多个专科门诊接受治疗,各专科之间又缺乏沟通,加强医疗服务及协调是各阶层的诉求。然而,除了求医问诊之外,巿民还有许多生活上的决定需要专业支援。
这届政府的首份施政报告提出设立「地区康健中心」,由政府出资邀请非牟利机构协助营运,期望发挥医社合作的功能。中心将不设医生,由护士等提供身体健康检查、职业治疗、物理治疗、视光师或药物指导等服务。
这类预防及支援服务的成功关键在于能否做到一站式管理市民及长者的健康,小至安排一起做运动、提供饮食意见,大至治疗病痛、转介医生。除了政府提出的健康检查及各式治疗专案,也应该考虑以下具体工作:
- 社区内的家庭医生或其他基层医疗单位可以转介病人到中心接受社区健康/复康服务,使中心能配合基层医疗系统提供社区及行为健康层面支援,支援长者在社区内健康生活。
- 加强社区网路作为长者健康支援的重要能力,为长者提供饮食、保健、照护和基本医疗资讯和相关服务资讯。
- 联系病人组织,透过同路人的朋辈互相,维持正向人生。
- 投入资源让社区团体组织长者参与适合他们的体质和兴趣的运动、举办地区或全城长者运动项目。
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在记者会上承诺,葵青区只是第一个试点,将会应试点计画的经验,逐步在各区设立地区康健中心。医社合作模式遍地开花之时,就能成功新增一层医疗防护网,同时为照顾者提供更好的支援。与此同时,政府应检视现时18区长者健康中心的角色,避免架床迭屋。
在扩展公私营协作、发展社区医疗系统之时,政府亦应投入相应资源予公营、私营、非政府机构发展,并且就长期护理需要共同商讨回应策略及作培训人手之准备。
老年另一个忧心问题是如何能维持基本生活,清贫长者固然三餐不继,稍有积蓄的长者也难保足够维持生计。
根据社联委托香港大学民意研究计画,就施政报告中的扶贫措施进行民意调查,71%受访者认为香港有需要推行全民养老金制度以改善长者的退休生活。值得留意的是,三个年龄层中,青年支持推行全民养老金的比率高达82%。同时,中产阶层对全民养老金的支持率亦是各阶层中最高,反映当政府将退休制度视为扶贫措施时,很多夹心阶层均特别忧虑。再者,无论学者及民间的方案,均显示全民养老金制度具持续性,切实可行。
退休保障目的在于对长者提供持续保障,不单扶贫,而是一项关乎缓解长寿风险的重要投资。面对人口高龄化这个不可逆转的浪潮,「长者是否有足够的经济条件在社区安老」是个重要的社会议题,衍生出地区医疗、社区照顾服务、院舍照顾服务比例失衡等问题。
虽然政府推动取消强积金对冲机制,但强积金覆盖有限,未能惠及许多基层人士及长者。纵使推行终身年金制度,受惠的亦是较富裕的一群。政府应重新考虑全民养老金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保险,亦是最能确保长者能够维持基本生活及制度的可持续性。
处理好病患和贫穷问题,我们的长者才能安享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