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果沒有口述影像或劇場視形傳譯的話,殘疾觀眾怎樣去欣賞這些藝術活動?剛才提到口述影像是補充視覺資訊,背後的理念是每人都有平等機會及權利去獲取到視覺資訊可以分享這些藝術。」口述影像員顏素茵說。

為了促進殘疾人士平等享受及參與藝術的權利,「國際復康日」將「藝術通達」列為本年度的大會主題。香港復康聯會主席張偉良指出,「國際復康日」已踏入第27周年,經過多年努力,社會大眾對殘疾人士權利的支持已經不斷提升,今年更透過「藝術通達」,鼓勵大家在不同的藝術活動中,關顧疾人士的需要及傷健共融的重要性,加入無障礙的服務及設備,讓大家都可以公平地欣賞及感受藝術。

「藝術通達」  讓殘疾人士可以同步開心同步喊

聽障人士 / 聾人在欠缺「藝術通達」的支援服務下,在一些聲音或語言的藝術演出中,便與表演及藝術絕緣,他們覺得這件事與己無關。

當加入手語翻譯或劇場視形傳譯在表演中,手語翻譯員周珮君指出,劇場視形傳譯是在手語傳譯基礎之下,在演出期間的性格及情緒,配以一些音樂及聲效以手語去表達出來,令到用手語溝通的聾人或聽障的朋友可以平等欣賞演出。另一位手語翻譯員李愛中表示,不單在舞台上拓展新市場,對聽障人士 / 聾人來說,更可接觸到從未接觸的東西,例如聽障人士 / 聾人亦可以欣賞話劇,話劇內的對白、聲音及音樂都可以透過劇場視形傳譯,讓他們了解及與不同群體連繫在一起,透過即場傳譯過程中,讓他們同步開心,同步喊便是成功的「藝術通達」。

「共融藝術」傷健一起創作

「對我來說戲劇本身是一種共融藝術,無論是什麼的創作,所有的演員班底都是來自五湖四海,不會是相同的人,藝術就有共融所在。作為一個藝術家與不同生活經歷的人,一起去創作的時候,對藝術帶來新的衝擊,在美學上有另一角度去看,不一定是受障的朋友才會覺得結識到更多朋友,或改善情緒管理,戲劇本身就是情緒的表達,或者投入在不同的角色,一般人去參與亦會增加同理心。」「啦啦隊」藝術隊長鍾勵君說。

卓新力量成員許偉民亦指出,藝術是他的人生興趣,可以與朋友一起合作在藝術方面是很有趣。「啦啦隊」演員盧家碧則認同「藝術通達」令到社會上每位人士享受到真正藝術的基礎,讓不同需要人士可以有機會欣賞藝術。

標籤: , ,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