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联刚公布一项低收入劏房住户调查,除了解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同时收集住屋设施及居住环境问题、健康行为及意识,以至相关医疗服务介入等资料。结果显示,无论生理及心理健康,九成半以上受访劏房住户自评低于平均值50分,其中单亲家庭及独居人士有较高的健康风险。
这也不难理解,劏房居住环境恶劣,灰尘、噪音、虫害、霉菌问题都影响住户的身心健康,而由于地方狭小,根本难有伸展空间;许多独居人士更不会在劏房煮食,平常以外卖解决三餐;至于医疗和预防疾病方面也得不到适当支持和信息。
政府去年发表《基层医疗蓝图》,欲以地区康健中心为服务主轴,但如何透过「医社合作」进一步扩大基层医疗服务的覆盖范围,尤其是接触基层人士/家庭和有特别需要的群体,从而做到「治未病」的效果,则仍然有待探究和具体实践。
事实上,许多社会服务机构早已植根社区,亦正在推行与基层医疗相关的服务计划。在早前的社联会议上,机构分享一些服务计划经验,例如由香港仔坊会营运的社区药房,尝试处理不同社群的用药问题。对于一般街坊,其团队设计不同活动以介绍用药知识,药剂师也为街坊提供药物咨询,提高街坊自我照顾的能力。对于长期病患者,其「社区取药易」计划则提供免费、免诊取药和跟进用药服务,提高病患者的用药遵从性。
另一个项目则是社联位于深水埗的组合社会房屋项目「昌新一号」,住户以前多为劏房住户,孤立无援,生活压力极大,身心或有隐疾。圣雅各布福群会作为营运机构,透过社区工作将基层医疗带入屋,除了安排护理人员到户为居民评估健康状况,同时协助培养居民的健康习惯。
这些都是很具成效的服务计划,如政府能够善用社会服务网络及其多元性,促进巿民健康将能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