劏房居住空間狹窄,部分單位缺乏分隔及家居設備(例如客廳、獨立廚房、獨立洗手間等),影響住戶的煮食、個人護理(例如洗衣)及兒童學習(例如要逼在床上學習)等生活習慣。
政府近期推行「社區客廳試行計劃」,在劏房較集中的地區設立社區客廳,提供設施及服務給劏房住戶使用,而首個社區客廳亦於上月在深水埗區正式營運。
社聯於2023年8月至10月進行「低收入劏房住戶生活空間調查」,透過全港幾十間為劏房住戶提供服務的社會服務單位收集480個數據,研究發現,大部份街坊認為需要他們生活圈的15分鐘步行範圍之內才會使用;再者,兩大劏房住戶種類對於社區客廳的服務內容亦有所不同,一類是以有兒童的家庭為主,服務主要需要與兒童相關的服務,例如:教育、托兒等,另一類是沒有子女的單身人士,他們需要的設備及服務則不同,例如需要淋浴、洗衣、就業支援服務等。
根據調查結果及社福機構的經驗,社聯政策研究及倡議總主任黃和平建議除了旗艦式的大型處所,社區客廳也可散落小區,方便可達。此外,政府可進行更大規模的研究及數據分析,了解各區劏房住戶的結構,對不同設施及服務的需求,根據地區特色而選定社區客廳的位置及設計服務內容,惠及更多劏房住戶。
香港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早於2016年舉辦的社區客廳項目「賽馬會陽光鄰里互助中心」(陽光中心),中心地方不太大,只有千多呎的環境,但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滿足了石籬山上一帶的劏房街坊需要,提供不同服務,包括:社區廚房、洗衣乾衣、兒童遊樂、共購日用品、就業服務,協助服務使用者申請社會福利等。
一家四口住於約150呎劏房的阿芳就十分喜歡到附近的陽光中心,就讀幼稚園的幼女喜歡放學後到兒童玩具房,與一班居於劏房的小朋友安全地遊玩,而照顧者們就放心在客廳和其他鄰里聊天減壓,同時建立社區鄰舍支援網絡。她補充說:「以前我的人十分鬱悶,無助,外出時沒有方向感不知自己去了哪裏,十分無奈。後來我來到陽光中心,女兒放學後可以到社區客廳玩,一眾家長坐在一起,我們一班婦女就自然會好開心。」
另一位單身人士謝先生住在約40呎的劏房,他說:「以前未去社區客廳之前,收工沒有朋友,親戚住得比較遠,沒有什麼社交活動,只是留在家,滑手機和睡覺。」因為他單位內沒有窗,也沒有洗衣機,難以晾衣物,後來得知陽光中心提供洗衣乾衣機,便帶著衣服到附近的中心用洗乾衣服務。同時,社工協助他申請在職家庭津貼、過渡性房屋等社會福利,並推介他加入單身人士小組,在定期聚會認識了更多處境相似的劏房住戶,一同在社區廚房煮食,與其他單身人士在客聽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