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障礙環境對殘疾人士及長者自主出行極為重要。「我們想與正常人士一樣,四圍逛街接觸社會。但我們視力較差,需要以其他感官輔助,解決日常生活的問題,如果有無障礙的設施,例如引路徑及發聲系統,對我們來說是十分重要。」香港盲人輔導會視障學員尹俊偉說。
香港建築師學會會長陳沐文指,無障礙環境不單是便利於身體有障礙人士。面對人口高齡化,社會需要考慮長者的活動能力及安全性,再者,小朋友的安全性亦不可忽視。當整個社區都設有共融設施,同時惠及長者、兒童及家庭等不同年齡人士的需要。
為表揚社區中的無障礙建築物及促進無障礙環境及文化,香港復康聯會/香港社會服務聯會(聯會)舉辦第二屆「共融環境嘉許計劃」(計劃),並得到屋宇署、建築署、香港房屋委員會、香港建築師學會、香港測量師學會、香港工程師學會、香港地產建設商會及康復國際的全力支持,並由勞工及福利局撥款資助,鼓勵發展商、建築界、物業管理公司及物業持有人等,攜手建立一個共融的都市。
計劃收到32份來自29間機構或企業的提名表格,獲提名建築物包括住宅會所、商場及商業樓宇。經殘疾人士及復康團體的實地視察,及上述不同政府部門及專業團體組成的評審委員會進行評審後,計劃共選出15幢獲獎的無障礙建築物,分別獲頒「全面共融大獎」、「共融環境優異獎」、「積極進步獎」及「最具創意獎」,當中包括4幢商場、9間住宅會所及2幢商業樓宇。
香港復康聯會主席張偉良先生:「無障礙的建築環境正是在聯合國《殘疾人權利公約》內推動殘疾人士平等和全面參與社區的重要一環。」社聯行政總裁蔡海偉先生:「希望鼓勵更多建築或設計同業,在設計及翻新設施時,運用通用設計的原則及發揮創意,盡量照顧所有人的需要,包括殘疾社群,推動全民共同享用社會設施。」
其中,獲得「最具創意獎」的屯門市廣場一期由信和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管理,公司聯席董事關志華先生指,隨著社區進步,人口結構改變,對無障礙設施的需求與日俱增。商場於2014年開始無障礙設施改善工程,優化各項無障礙設施,例如:發聲摸讀地圖、觸覺警示磚、自動門按鈕及低地台櫃枱。設施不但可照顧輪椅使用人士的需要,更惠及長者和使用手推嬰兒車等人士,他很高興顧客及商戶對商場增設無障礙設施均表示歡迎。
除了無障礙設備硬件之外,物業管理人員的貼心軟件服務同樣重要。路向四肢傷殘人士協會副主席蘇永通表示,軟硬兼備才是一班殘疾朋友出行的重點,當殘疾朋友不需要其他人幫助下可自由進出那地方,例如提供自動門,令到行動不便的朋友有出入自如的感覺,讓殘疾朋友覺得自己和一般人一模樣,對他們來說是可提升自信及自尊。再者,物管人員主動詢問及協助有需要人士,是十分吸引殘疾人士去那個地方。
第二屆「共融環境嘉許計劃」獲獎名單請參考附件